2011年我國礦山機械工業同比增長了不少,但是與連續的十年的高速增長相比,行業主要的經濟指數卻在全面的回落。2011年出現了利潤增速低于產銷增速的現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與機械產品價格有關。供大于求,市場飽和。導致增長緩慢。二、生產成本的不斷增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有限的原料價格也在不斷攀升,水電價格也越來越高,是企業生產成本大大增加。由于產品價格不斷上升,使得企業訂單增速明顯下降。機械工業調查企業統計顯示,累計訂貨同比增幅年底已降6%左右,明顯低于上年同期30%以上的水平。訂貨不足,進一步加劇了產能過剩的矛盾。而產能過剩導致部分產品供大于求,也是造成行業利潤率下滑的因素之一。
在內需增長趨緩已成為行業運行主要制約因素的背景下,進口量仍如此之大,進口增長仍如此強勁,只能說明國內供給能力尚不能充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2011年我國機械工業對外貿易雖然實現了約124億美元的順差,但順差主要源于處于產業鏈低端的加工貿易,我國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低端產品的性價比優勢,在裝備領域與一定水平仍有巨大差距。
面對增長緩慢的情況,該如何應對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是從根本上緩解目前機械工業面臨的利潤率下降、市場需求疲軟等問題的出路。
首先礦山機械企業應該加快使產品向升級的步伐加快。例如,破碎機類產品中,顎式破碎機,球磨機等新式產品的研發和升級。其次機械工業企業今年要更自覺地致力于提高裝備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份額,致力于提升量大面廣產品的質量,致力于提升產品的能效指標水平,致力于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以更好地為各用戶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提供裝備支撐。再次,礦山企業應該花大力氣在人才培養上,只有這樣創新才有不竭的動力。
上一篇: 新型制砂機的需求將不斷上升
下一篇: 新年到新氣象,紅星給您賀新春了!